梅花生物成功完成跨境并购 整合氨基酸产业鼻祖协和发酵 加速全球布局

2025-11-12

2025年7月1日,公司宣布已顺利完成对日本协和发酵株式会社(Kyowa Hakko)氨基酸和HMO业务的跨境并购交割。这是中国生物制造企业在国际氨基酸产业链上的又一里程碑式布局。

根据协议,公司全资子公司新加坡公司或其设立的特殊目的实体(SPV),以约168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8.33亿元)的现金对价,收购协和发酵旗下食品氨基酸、医药氨基酸及母乳低聚糖(HMO)等业务资产。值得关注的是,标的资产中包含大量现金,扣除现金部分后,实际对应股权价值约为2.7亿元人民币,显示出极高的资产质量和交易性价比。


协和发酵与味之素并称“氨基酸双鼻祖”

协和发酵与味之素(Ajinomoto)并称为全球氨基酸产业的“开山双鼻祖”。协和发酵成立于1949年,是日本早将微生物发酵技术应用于氨基酸生产的企业之一。上世纪50至70年代间,协和发酵率先实现了谷氨酸(味精)、赖氨酸、精氨酸等氨基酸的工业化生产,并参与制定多项国际氨基酸产品标准,推动了现代发酵工业的形成与发展。

作为氨基酸发酵工艺的先驱,协和发酵在发酵工程、菌种育种、质量标准制定及医药应用研究等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底蕴。公司此次收购,不仅意味着中国企业正式接续氨基酸发酵产业七十余年的技术传承,也标志着中国生物制造力量在全球产业版图上迈向新高度。


资产优质 评估价值显著高于收购价

在完成收购后,公司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标的资产进行了审计与评估。结果显示,资产整体价值约为16.26亿元,较实际交易对价(8.33亿元)溢价近一倍。公司将在2025年度合并利润表中确认至少约7.8亿元的营业外收益,属于非经常性损益。标的资产现金充足、无负债,为公司未来整合、研发投入及国际扩张提供了稳健的资金基础。


收购助力研发平台建设,核心竞争力不断加强

此次并购使公司获得协和发酵历史悠久的菌种平台,填补了国内氨基酸行业的空白。

公司将在吸收相关平台优势基础上,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与专利布局,稳步构建合成生物学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截至2025年10月底,公司累计拥有专利超过400项,形成涵盖菌种构建、发酵工艺优化、产物分离提纯等环节的全产业链技术壁垒。2024年度,公司研发投入达到7.33亿元,近五年累计投入超过35亿元,研发投入强度持续位居行业前列。

公司以合成生物学为核心技术引擎,系统构建了“基础研究—中试验证—产业转化”三级创新体系。公司位于吉林的中试研发平台已正式投入使用,可满足氨基酸、胶体、多糖等多系列产品的小试与中试放大需求,有效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落地。同时,新疆与通辽中试车间正加快建设进度。

同时,公司也在积极选址筹建新研发中心,将整合全球优势研发资源,引入先进AI研发平台,持续进行技术迭代,为公司国际化战略竞争力奠定基础。


技术与市场协同显著 打造全球领先生物制造平台

此次并购使公司获得了协和发酵在发酵技术、专利体系和国际注册资质等方面的核心资源。公司将新增精氨酸、色氨酸、组氨酸、丝氨酸、鸟氨酸、瓜氨酸等高附加值氨基酸产品,进一步完善氨基酸产品矩阵,构建从饲料级、食品级到医药级的全产业链布局。

同时,公司通过收购协和发酵的母乳低聚糖(HMO)业务,获得亚洲唯一、全球仅两家的规模化HMO生产基地之一,顺利进入快速增长的全球功能营养品市场,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

依托合成生物学与大规模发酵生产优势,公司计划加速技术整合和市场拓展,推动新产品的商业化量产,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全球氨基酸及功能营养领域的竞争力。


打破国外垄断 填补国内高端空白

通过此次并购,公司系统性获得协和发酵30余个专利家族的核心知识产权,填补了我国在合成生物与医药氨基酸领域的专利空白。公司同时获得多项国际市场的氨基酸原料药注册证书及GMP认证,打破了以味之素等国际企业为代表的高端医药级氨基酸技术与供应垄断。

并购完成后,公司将正式进入欧美原料药市场,成为多家国际顶级制药企业的核心供应商,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高端氨基酸领域的领先地位。


迈向全球生物智造新阶段

此次跨境并购是公司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步,使公司更有信心面对各种挑战,成为中国企业在生物制造领域的表率。

未来,公司将以更开放的全球视野,积极布局新兴原料和高附加值功能产品领域,致力于从“氨基酸领先者”迈向“全球生物智造生态构建者”,为中国生物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